cesdo-title
map-landing-bgmap-landing-bgmap-landing-bg

低碳出行

icon

可持續發展學堂

icon

關於綠色教育角

icon

循環創新基地

icon
EN
about

VTC 綠色教育角歡迎你!

VTC 致力推廣環保及可持續發展,培養未來的社區領袖。

現在就

  • 參與任務,一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實踐碳中和目標
  • 完成每個挑戰,獲取專屬的綠色徽章
  • 累積徽章,解鎖升級環保成就

以保存並追蹤你的進度。

你我都有份

實現氣候行動需要你

香港特區政府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》的願景和國際協議目標一致,致力控制全球暖化,將氣溫升幅控制在相較工業化前不超過2°C,並積極爭取將升幅限制在1.5°C以內。藍圖的主要目的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(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達到平衡)。截至2024年,全球平均氣溫已上升1.6°C,氣候危機已迫在眉睫。

我們的共同責任

維護地球可持續發展,你的每個行動都十分重要!

加入成為 VTC 環保大使

引領改變,帶動校園和社區一同投入參與。 歡迎瀏覽VTC 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網站了解更多。

讓我們一起共創綠色低碳世界!

創新減廢 創新價值

  • 塑膠廢物
  • 廢物處理
  • 回收及再造

讓我們一起努力實踐減廢

在2023年,廢物佔香港碳排放量的8.5%(環境及生態局,2025年)。

目前,香港只有三分之一的都市固體廢物被回收,其餘大部分仍依賴堆填方式處理。此外,香港僅有的兩個都市固體廢物堆填設施(分別是新界西和新界東北),其剩餘容量已不足20%。為應付至2050年的廢物處理需求,香港將需要額外擴充可容納5億噸廢物的堆填空間 (香港環境保護署,2021)。

1/3

塑膠廢物

廢物處理

回收及再造

塑膠廢物

快問快答挑戰,考考你知多少

廢物處理

快問快答挑戰,考考你知多少

回收‧再造

「轉廢為寶」配對挑戰,正確回收物品,賦予廢物新價值,再創新生!

我們的塑膠廢物日常

在香港,塑膠廢物佔都市固體廢物約20%

  • 每日有超過2,000噸塑膠廢物被送往堆填區
  • 每日棄置超過700萬個膠樽,相當於8輛雙層巴士的重量

循環再生的膠樽

在製造膠樽的過程中,塑膠原料的生產、運輸和製造(包括清潔、注入和包裝)都會產生排放

7種塑膠類型及其回收後再生產品:

  • #1 PET:飲品樽和食品容器
    → 瓶子和衣物
  • #2 HDPE:清潔及個人護理產品容器
    → 容器和喉管
  • #3 PVC:喉管和醫療設備
    → 喉管和建築材料
  • #4 LDPE:購物袋和食品保鮮膜
    → 袋子和地板磚
  • #5 PP:乳酪容器和樽蓋
    → 信號燈和掃帚
  • #6 PS:即棄杯和食物盒
    → 隔熱材料和包裝
  • #7 其他:如亞克力和尼龍
    → 定製產品

回收行動

#1 PET#2 HDPE最容易回收的塑膠材料。在香港,它們會被再加工成回收原料:rPET(回收PET)和rHDPE(回收HDPE)。

#1 PET 和 rPET 可以 多次循環再造,但若受污染,會令原料不再適用作食品用途。因此,回收前務必妥善清潔!

rPET 比新製PET更環保,生產能源減半,並減少80%的碳排放

目前,有兩大香港品牌飲品(飲用水和飲品供應商)推出了100% rPET製樽

我們的廢物何去何從?

香港正積極採取廢物管理措施,並將廢物轉化為有用的資源

廚餘

廚餘佔香港都市固體廢物最大部分(29%),在 2023 年,每日約有3,200 噸廚餘被送往堆填區,但當中只有6%被回收處理。

將有機廢物轉化為沼氣和堆肥,提供能源和資源

O·PARK1

  • 每日處理約200噸廚餘
  • 每年產生約14,000兆瓦時剩餘電力,足以供應約3,000戶家庭

O·PARK2(建設中)

  • 每日處理約300噸廚餘

VTC 的廚藝學院和學生宿舍等多個處所已引入廚餘處理系統

電子廢物

香港每年產生約7萬噸電子廢物

用過的電子產品需妥善收集和回收,以:

  • 防止鉛和汞等有害物質污染環境
  • 回收有價值的材料
  • 把電子廢物轉化為可重複使用的材料

WEEE·PARK 是電子廢物處理設施,負責回收10種廢電器電子產品(WEEE)。在2023年,WEEE·PARK設施

  • 超過21,000噸電子廢物中回收超過80%的原材料
  • 減少的碳排放相當於種植約3,500棵樹

園林廢物

樹幹與樹枝

  • 可轉化為木樑木板等材料,進一步製成傢俱、塑合板材、生物炭
  • 2023年仍有約83,200噸園林廢物被送往堆填區,回收率僅11%

Y·PARK 是園林廢物處理設施,2023年每日處理60噸園林廢物

污泥

T·PARK 是污泥處理設施,將污泥轉化為能源

  • 每日處理高達2,000噸污泥
  • 透過焚化技術,將污泥體積減少 90%
  • 每年產生約 2 兆瓦剩餘電力,足以供應約 4,000 戶家庭

都市固體廢物

I·PARK1(預計於 2025 年啟用)是香港首個「轉廢為能」焚化設施

  • 每日可處理多達3,000噸都市固體廢物
  • 每年產生約4.8億千瓦時的電力,足以供應約10萬戶家庭

回收如何變資源?

  1. 收集:將廢物集中
  2. 分類:按材質和顏色分類
  3. 清潔:去除污染物
  4. 粉碎:將廢物切碎成小塊
  5. 分離:利用氣流、液體或靜電技術分離不同物質
  6. 加工再造:熔化、壓碎並重塑為新產品

回收前記得分離、清空和清潔!

這些步驟可以:

  • 減少回收過程的能源消耗
  • 提高回收材料的質量和可用性
  • 避免有害物質和化學品污染環境

回收的好處

你知道嗎?
每回收一件物品,就是為地球種植樹木,為可持續的未來播種!

一起參與,攜手邁向低碳未來!

about

VTC 綠色教育角歡迎你:

  • 參與任務,一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實踐碳中和目標
  • 完成每個挑戰,獲取專屬的綠色徽章
  • 累積徽章,解鎖升級環保成就

準備好嗎?立即展開旅程,同步並保存成果。

讓我們一起共創綠色低碳世界!

loading
載入中
loading